
为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坚定广大团员与青年的和平信念,教育科学学院团委于12月11日联合一匡街社区开展“缅怀革命先烈,身怀感恩前行”主题团日活动。
昭昭前事勾国魂,铮铮誓言在心间

教育学2443班团支书宋欣桥作为大一团支书代表带领教育学2443团支部与教育学2444团支部进行学习。通过介绍国家公祭日的历史背景和日军入侵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让同学们重温昨日的历史屈辱,悼念遇难同胞,汲取今日奋斗的动力,奋发图强、力求上进。此外,社区工作人员也表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在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要凝聚力量、砥砺前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奋斗。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不仅是对那段悲惨历史的纪念,更是对和平的深切呼唤。它让人民铭记历史,这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未来,为了告诉世界,任何形式的侵略和战争都是对人类文明的践踏,都是对生命尊严的亵渎。
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祭英魂

全体参与人员通过诵读与学习《和平宣言》,进一步加深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观念。同时鼓励大家将“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信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铭记历史的教训,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心怀对和平的珍视与热爱,在和平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集体默哀

在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中,大家手持着自制的白花,集体默哀,向那些为了理想与信念献出生命的英雄们致以最深的敬意。手中的每一朵白花,都寄托着他们对英雄的怀念与敬仰。
事迹分享

教育学2444班阮秋汾同学向同学们与社区居民分享了抗日英雄成本华的故事,以事例向诉说着当年的故事,让大家对那段历史有更深的了解与感悟。
1938年初,日军侵入安徽省和县,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刚被日军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奋战,但最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成本华的坚毅精神永远定格在24岁,她向日本侵略军展示了中国人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国人!她是民族英雄,永远活在国人的心中!
全体合唱

英雄事迹分享结束后,全体参与人员共同合唱了一首专门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改编的歌曲《不如见一面》。歌声悠扬而悲壮,唱出了对遇难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和平的无限向往,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歌词也时刻提醒同学们和平的可贵,生命的尊严不容侵犯。让和平的信念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国殇铭记心间痛,重任在肩再出发
活动的最后,参与者们在负责人的引导下,有序的在横幅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横幅上写有“公祭昭昭史,国殇岁岁铭”的字样,时刻提醒学生勿忘历史,勿忘国耻。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捍卫和平的坚定立场。
签名不仅仅代表着对遇难者的深切怀念,更是表达同学们对和平的坚定支持与承诺,使横幅成为一份凝聚着公众和平心愿的见证.
“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国家公祭日设立10年来,在铭记历史中吸取历史教训、激发奋进力量。身为中华儿女应明白自身使命,为强国而学,不忘先辈遗志,牢记初心使命。
通过此次团日活动的开展,推动了教育科学学院团委社区实践工作的建设,与一匡街社区共同打造“厚韵凯旋,史悠宽城”。同时也呼吁同学们要谨记历史,深切缅怀遇难同胞,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斗志,为国家、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